分卷阅读507
果然云泥之别啊。 看来自己要更加努力才可以,不然还攻略个屁。 至于凌崇送来的钱,郑之南收下了,作为入股收下了,凌崇不在意,估计是想着自己闷不吭声什么也没多说的就走了,现在回想起来有丝愧疚,知道他要搞事情,就送来了金钱支援,但郑之南不会心安理得的收下。 所以作为入股的初始基金就没什么问题。 郑之南在赵奕的加入下,扩大了酿酒坊,从之前的不足十人,扩大到了五六十人,大部分都是村里的壮劳力,还有周边村子过来的。 既然扩大了规模,自然不能再留在家里这小地方酿酒,郑之南初八就开始找人建厂子。 不用搞亭台楼阁,雕花之类的,就简单粗暴,盖大厂房,将各个流程的房间都规划好,他本身就是做设计的,对于这类的空间设计都有自己的想法,与其他人十分的不同,在扩大了空间的基础上还将每个地方都做到物尽其用。 建房子的时候还没有立即招人,族里有人看到郑之南生意蒸蒸日上,有些会做生意的便主动和郑之南沟通,想要入股。 郑之南其实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很多,如果原始资金没有到位,很可能就烂尾了,什么都得元气大伤。 有人想要入股,他是求之不得的。 但是也都讲好规则,入得多,得的多,入的少,自然分红也少。 有了原始资金,厂房不过三个月就盖好了,在厂房快盖好的前一个月,郑之南亲自把关,挑工人,依旧有试用期,好吃懒做,偷jian耍滑的,试用期内不满意,随时走人。 盖房子期间,也请人打量设计了酿酒工具,毕竟人多了,工具也得增多,不然都杵着当门神? 因为是春种阶段,其实一开始人并不多,但是知道了郑之南的工资待遇和工人福利后,有些还是想要来试一试,这样一传十十传百,待到四月,所有东西都到齐,到位。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,郑之南看顾易做事踏实,也不愚钝,便将他提拔成了总管,他不在的时候,就把很多事情交给顾易去统筹,处理,安排。 而郑之南在将酒厂的事情尘埃落定后,才开始研究造纸的事情。 他在没有来古代之前,就在各个世界学习各种技能,任何事情他都勇于尝试,毕竟每个世界的一生,对郑之南这个基于做任务的人来说是很漫长的,为了打发这份漫长,他便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充实。 现代造纸的材料分植物纤维和非植物纤维。 古代东西有限,郑之南自然只能采用植物纤维作为材料。 还好郑家村就靠着山,山上一大片树木还有各种植物可以作为造纸材料。 造纸的材料简直太丰富了。 走流程,买下山上一大片没有人光临的山林,买完了材料后,郑之南没有急着办厂。 酿酒坊开始之前,他也是做了实验后才开始的。 造纸自然也要做前期的准备和实验。 按照脑海里记住的流程,还有每个流程需要做的事情。 当酿酒厂在如火如荼地生产时,郑之南除了每日巡视指导,调控,其余时间就回自己家,在院子里从获取的材料里分门别类的开始研究那种材料更适合造纸,造出耐用又低廉的纸张。 而且他还要造出卫生纸来,用草纸擦屁股的感觉真的,不是亲身经历,根本无法形容。 他从前造纸都是一些活动中心早就准备好材料开始造,现在要自己准备东西,这个过程还是蛮辛苦的。 造纸一般人知道的流程就是,制浆,散浆,打浆,最后加胶填充。 郑之南就是按照这个流程走的。 工具很重要。 光磨合工具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。 制造出合适的工具,再开始搞研究,用了一个月时间,分出了三种纸张。 材料都很常见,也不局限于只用松叶。 松叶是一种,黄麻和亚麻是一种。 然后就是蔗渣、芦苇等。 造纸的这个浆很重要,浆的效果不好,造出来的纸就很不对劲,太粗糙,根本用不成。 所以郑之南设计了一个打浆工具,手摇式的,比直接用东西砸要省力气,效果也比人工的要强。 等三种纸张研究出来后,郑之南就开了一个成果展示会,写了计划书,入股书,把之前加入过酿酒长的股东们召集过来,允许携带一位同伴。 股东会议非常简陋,就在他家的院子里,也不避讳有人经过。 赵奕没来,郑之南是直接把计划书,成品,以及入股书单独着人送去了一份。 他若有兴趣,自会派人过来处理。 本来股东们听到郑之南要搞造纸厂,心里还有些虚,觉得专供一样,专精就行,没必要一心两用,毕竟酿酒厂前途一片光明,好好的搞酿酒坊就醒了,搞什么造纸厂。 郑之南酿酒是专业的,可不代表造纸也是专业的。 虽然有些抗拒,可这帮人还是三三两两的过来参加。 看到郑之南拿出的三种纸张,又看了所需要的材料,还有他设计出来的工具后,无一例外,全部都心动了。 不心动才是傻子。 低成本,高质量,种类全,光这两点就能一炮而红,而且纸在很多人眼里,是如此奢侈的东西,想一想,从此以后,就算是平民百姓也可以买纸来用,带来的好处实在是无法想象吗,绝对是不缺市场的。 这个郑之南,果然是个匠才,不仅改良提高了酿酒技术,还研究出了新的的造纸技术。 这是突破性的,也是造福百姓的事情。 没准还会惊动京城里的那位,实在是太有可能了。 那天的股东大会,开的很成功,参加的人,几乎全部都愿意入股。 郑之南特意聘请了能写能算的账房先生,登记所有入股的名单,然后按手印,签名,发股东合同,当然这些都是有见证人的。 一套套流程走完,大家来的时候心里抗拒,走的时候可以说是喜笑颜开。 无一例外,感受了郑之南这位古代ceo风采的人,都被他折服,甚至收服。 郑之南从前不是个口才很好的人,但经历的多了,自然而然增长的阅历让他的语言越来越优秀,仿佛有抚慰人心的力量,每一个字都不多余,每一句话都能打动他想要打动的人的心,让人觉得他是值得信任,信赖和托付的人。 有句话说的好,世事洞达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