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- 经典小说 - 旦那 [父女]在线阅读 - 第十三章 告jian(一)

第十三章 告jian(一)

    

第十三章 告jian(一)



    奶奶去世的那天早上,忽然很有兴致地说,她想出去旅游,去日本看烟花大会。绍钤曾与她说过的,她觉得此生无论如何要去一次。还想再去虎跑泉许愿,去天台山参佛……既然决定要出门,她神采奕奕为自己打扮,几乎一整个上午,洗澡,梳头,又是捣鼓首饰与脂粉,精神好得不行。护工陪着她试妆,打趣说,还和二十岁的小姑娘似的。她露出俏皮的神态,笑说,自己本来就是二十多岁,二十三又五十二岁。

    中午吃过饭,老爷子带她去医院底下的藤萝架走,坐在长椅上晒了会太阳,后来又去近旁的江滨公园,看天鹅在浅滩划下爪印,被水冲去,与偶遇的老人们聊天,又听她们唱越剧。奶奶听着听着就要打瞌睡,挂着镜绳的眼镜框,小和尚敲木鱼似的,一下一下低歪。

    日近西山。无云的天气,也无霞光,水色尤其清浅,世界满是返璞归真的干净。她望向天际良久,问他“江天一色无纤尘”的下句是什么。他答不上来,她似才恍然大悟:哦,你不是绍钤。她有时也分不清身边的人谁是谁了。

    今天绍钤怎么没来看她?过了一会,她又问。

    老爷子答:他要上班,过会就来。

    她点头,忽然改变出去旅游的主意,说想回去休息了。

    两个人坐车回程。

    他问她是不是有点喜欢方才那个会念诗书的后生。

    她将面孔一板:哪有的事?都这把年纪还说这个,羞死人。

    人家比你小十多岁,是个后生。老爷子又道。

    她不服气地敲敲拐杖,你也是后生。

    终其一生,两个人总在为类似的事吵架——她心里有别人,他不服自己比她年少。这天也还是一样。

    但若他早知道她要走,他就不提了。

    他以为她只是寻常地睡一觉,明日早上又会一样的醒来,说她又有了新的想法。或是因为腹水辗转反侧睡不着觉,夜半痛得嚎哭,将陪护的人都吵醒。

    没想到她连人要走的时候,都没肯对他说句真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从奶奶去世那天夜里她们到医院,直到下葬的时候,老爷子一直循环往复地念叨着这些缘故,一遍一遍说下去,细节越来越丰满,故事也越来越动人,任谁听了都不得不感叹一句,他多爱她啊。男人常是这样,人在时不知珍惜,所有的深情都用来追忆。

    杳不禁想到自己死去的时候。钤会很难过吧,像贾珍在秦可卿的灵前痛哭,唯恨死的不是自己。也许还更加不知忌惮,故意写些暧昧的话悼亡,非教世人都知道她们是怎样“情深”。

    但若事情反过来,是他死在前面呢?她不敢想。世界上没有他,她的世界也就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期望先于伴侣死掉,未尝不是一种孩子气的自私?明明两个人没了对方都会坏掉,却怎么也不愿承受败局的那个人是自己。

    也许钤对此事想法不同。毕竟他是父亲,这样的大事本该由他做主。他乐于裁定她的一生。当他为她书写墓志的时候,她才永远完整无暇地属于他。

    与其被不熟悉的人任意曲解,她宁可将一切都托付给他。

    反正他不愿在人间留一点痕迹,最好是魂飞魄散,化作西楼一缕云。

    她先死,他料理后事,再如愿以偿地消散,不是正好?

    他听了这番论说却嘲她,比起触手可及的眼前,更关心自己的身后事,应是旧时腐儒的遗毒。年少时这么想也无怪。年岁渐长,他自然就从这种想法里毕业了。

    想化作西楼一缕云,不是一样幼稚?她以牙还牙。

    坟上封土,葬礼就彻底宣告结束。同行前来的亲朋各自散去,她们却往反方向的深山,又走了很长的路。

    山间空气清冽,玻璃般通透。道旁拥满翠绿的竹坡,底下环抱一片幽深的湖,像是埋藏着许多关于殉情的往事。孤冷千尺,灼烈的阳光无法融入其中。松树遍布青苔的斑点,半枯的藤蔓缠住几近脱落的树皮。细弱的松针托着黯然销魂的宿雨,就快要撑不下去。

    他立在那半朽的青松底下,只暗叹一声树犹如此。

    是啊,树犹如此,但人呢?

    她听出他是暗指自己与他呛声,直言戳破:“你又在那阴阳我?”

    他一眼无辜地转过来,轻道:“嗯?我没有说你,只是想起还很小的时候,这棵树就在这里。那天母亲交给我遗书,也说她想随原本的家族安葬,不愿葬在钟家的墓地,更不想与那个人合葬。”

    她想起一边黑一边红的合葬墓碑,不知对完全事与愿违的结果该说什么,只觉心有点堵,问:“你争取了,也没法吗?”

    他看向树梢,几回欲言又止,又含恨闭上眼。

    “对不起,我没有说。老爷子对这种事情很敏感。她们两个人,老爷子是初婚,她是二嫁。你姑母是她与前夫的孩子,嫁来时就抱着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她比得知钤不是老爷子亲生儿子时还要震惊。此事尚且看得出些端倪,知道原委倒过来想,许多怪异之处都说得通了。但她的姑妈若筠,脾性、姿态都与老爷子出落得极像,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
    无怪他曾没头没脑地问她,孩子究竟会生得肖似她的生父,还是养父。她为这话误会他,两人还吵得很凶。原来是指的这事。

    “钟家人很芥蒂这点,多少不认她这个媳妇。五十年来,家中扫墓,她参与的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。这桩婚事,本也不是她情愿的。”

    这段陈年旧事从来无人提起。葬礼上追叙生平,也只道夫妻二人情深义重,对改嫁一事没有只言片语。细想倒也无怪。在追述中,奶奶被塑造成一位勤俭持家、相夫教子的贤妻,将世人都知道的历史大事穿插进生平,却没提更多生活中的事。大约是殡葬公司承办业务,自有一套撰写悼词的模板,碰上不同的死者,也不过就着模板填入个人信息、少作修改,如同售卖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成衣。

    只是人的一生,当真可以被齐一标准的流水线约化?每个凡人不同的面貌,该在这同质化的书写里抹去?死者为大,就意味着借隐恶扬善之名,削去所有的棱角,塞进完美人妻的模具?

    她算是弄懂了。为何老爷子不敢让钤来碰这场葬礼,而必须托付给听命的若筠。看重礼数的钤会自己来做许多事,写符合生平的悼词,按她的喜好布置会场、安排礼仪,以至于葬礼全然变成另外一种模样。老爷子忌惮他透露太多“家丑”,他却因这份猜忌生恨,想将所有的往事都告诉杳。

    她对老人的旧事兴致缺缺,反而漫无边际地想到,若非他自己坚持不婚,他的婚礼定是独一无二,而不只像流俗那样,发喜糖,收份子,宴请亲友走个过场。光从这点来说,与他结婚也称得上幸福。

    但也正是因此,他没法结婚。仪式的目的从来不是保全独特,而是重复,重复同一种价值、同一种祝愿。泯然众人是必须的。像他那样,才是南辕北辙。

    群山望不见尽处。她也走得倦了,倚着道旁的巨石暂歇,脚后跟蹬出皮鞋里,半趿拉着。昨夜的诗集也正好读至一半。山中忽缓驾,暮雪将盈阶。她读到这句,才发觉雪是比雨更像眼泪的东西。千堆雪原是千堆愁怨,意难平。

    “凤凰非梧桐不栖,非醴泉不饮,所以这世间再也没有凤凰了。”

    她遥遥勾过他的手,好不容易才捂得稍有热度,却瞧见纤长的手背上,干裂泛白的细纹被日光照得宛若鳞甲。

    这么多天来,他终于又一次小心翼翼靠在她身上。

    她问:“你现在怎么想,女儿究竟是会长得像生父,还是养父?”

    “也许两者缺一不可。”他道。

    “你要的真多。我记得小时候读《人间词话》也问过你,为何王静安推崇新学,却要逆时代之流臣于旧清,至死不肯剪辫,又投水殉国。你当时说,你或许能理解,但难以言喻。我现在终于有点弄懂了。精神洁癖之人,是难活得久远。”

    他神情严肃地思虑许久,终淡然道:“你多心了。”

    她假装只是在说历史上的事,“他对姜夔该有憎恨?两人在容不下浊物的那一方面,总有些情与貌略相似。可偏偏是姜夔,做了他不能认同的抉择,用他不能认同的方式作诗。姜夔愿意相信的干净,于他早已幻灭了。”

    “姜夔有什么好的?我也不喜姜夔。”他急切地语气简直像在吃醋。

    “理由?”

    但他反过来道:“说不出理由喜欢,当然是不喜欢。”

    她不禁莞尔,“人对爱憎的感知真是奇妙。姜夔喜欢庾信,可是庾信太重,他自己却太轻。有时我也分不清对你的感情是怎样,更弄不懂你,你对我……”

    他捧着她的颊侧,忽然像落雪那样轻柔地吻上来。

    她忘记之前要说的话。

    原来江郎才尽是很恶毒的比喻,像是将凤凰引以为傲的羽毛根根拔去,非要他与庸常的野鸡无二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