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- 经典小说 - 朕就是亡国之君在线阅读 - 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杀人

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杀人

    兴安带着他听到的内容,忧心忡忡的回到了泰安宫内,陛下已经休息,只能明日在禀报陛下。

    想要扳倒于谦的关键,是让陛下不再信任于谦,顾耀的那套法子,确实是有那么一点言官巧言善辩的味道了。

    次日清晨,再次早朝,朱祁钰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,等待着上朝的一众仪式。

    兴安在早朝之前,将事情事无巨细的禀报。

    “混账东西!”朱祁钰正好了衣冠。

    在原来的历史线里,景泰帝是不太信任于谦的,比如孙忠举荐的广西总兵官柳溥,于谦说不行,景泰帝就强行调回京师任京营的副总兵官。

    亲亲之谊,曾经深深的影响了那个从郕王到皇帝的景泰帝,反而酿成了夺门之变。

    夺门之变的势力能够不断扩大的原因,正是景泰帝为了防备于谦。

    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兴安高声喊道。

    王直左看看右看看,出班说道:“自古人君即位之初,中外军民其心未一,但朝廷处置得宜,庶几有备无患,臣等谨以合行事宜,条具以闻。”

    王直的奏疏很长,但是这奏疏,早就是送文渊阁,经过了反复的确认之后,才当堂奏禀。

    其实就是宣布。

    各地御史需要进行更换、各地镇守太监也需要更换、一些布政使也需要更换,比如福建布政使宋彰,在福建搞出了冬牲,直接激起了民变。

    比如南京镇守太监薛越,联合南京户部尚书黄福把钟山孝陵的山场,给卖了。

    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寝,这山场被卖的事情,还是朱祁镇北狩之后,丰城侯李贤,才呈户部,最终禀报到了朱祁钰手中。

    朱祁钰命令有司稽查,还派了两个千户,带着两百校尉到了南京,盘查之后,调查详尽,增补之后,才送回了京师。

    那黄福人都死了九年了…

    而且这事儿,还不是黄福本人干的,而是黄福的侄子一家子做的,那黄福到底想不想做?

    反正黄福没有居中获利,其家人也没有,甚至他们家,从头到尾都不知道此事。

    可是这黄福怕是要倒霉了,到了地底下,朱元璋也要将其剥皮揎草,才肯罢休吧。

    在朱棣的坟头开窑挖煤,朱棣还能商量下,搁朱元璋的坟头买卖林场,那到了地底下…

    朱祁钰只好把当年案犯抄家,收回了山场。

    而镇守太监薛越,送到太医院,为医学做贡献了。

    太监不是不能用,朱祁钰也用太监,甚至还在燕兴楼,设了暗道偷听朝臣说些什么。耳目之臣,你不用,你不是聋了、瞎了吗?

    但是太监没朱祁镇这个用法,事事倚重,倚掌为手脚,偏听偏信,大明这么多的法司,监察御史,还有缇骑、黄衣使者,怎么就把大明上下,搞得乌烟瘴气呢?

    给的权力太大了,宦官就会和官僚们勾连在一起了。

    “臣有本启奏。”右佥都御史李宾言站出来俯首说道:“陛下,大同左右、云川、玉林、天城、镇虏、阳和、高山八卫、先是共设儒学四所。”

    “至是议者言:地临极边,其军余选调差cao之外,别无空闲人力,庙堂斋舍,至今未立,乞行革罢,其军中子弟,有愿就学者,听于附近学校肄业,依例科贡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愣了愣,认真的品了品这段话,眉头紧皱的问道:“天下卫所设立儒学,乃是太祖祖制,大明天下卫所,何其繁多,这八卫儒学四所,为何要拿到朝堂上奏禀?”

    朱祁钰可不是瞎说,大明的卫所学校很强,大明有许多名臣武将皆出卫所儒学堂。

    名臣比如正德年间的李东阳,出自金吾左卫儒学堂,隆庆年间,张居正是在荆州卫儒学堂,天启年间,叶向高出自福州卫,孙承宗出自保定右卫,袁可立出自睢阳卫。

    将领就更多了,比如石亨出自宽和卫,成化犁庭的将领赵辅出自济宁左卫,嘉靖年间的戚继光出自登州卫,俞大猷出自漳州卫,万历年间的麻贵、大同右卫、李如松出自铁岭卫,天启年间的满桂出自宣府卫,崇祯年间的孙传庭出自振武卫。

    这些人都是在卫所的儒学上的课。

    李宾言本来以为这就一件小事,正统年间革罢卫所儒学舍,何其繁多?

    正统元年,敕谕全国凡是有武卫的地方都要设卫学,选优秀的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接受教育。

    后来,逐渐变成了两卫、三卫、四卫一学,每年都有革罢。

    在卫所上学的军生,没地方上学之后,去哪里上学呢?

    府州县学。

    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:“边军有选、调、差、cao之重任,没有空闲人力维持这四所儒学啊,再说了京师庙堂斋舍,都没弄好,在边镇极边之地,设立学校,还是太浪费了。”

    【目前用下来,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,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,超100种音色,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,huanyuanapp. 换源App】

    浪费?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,我大明天下卫所的百姓、军中子弟,都不用上学了吗?”

    朱祁钰满是疑惑的继续问道:“御史不是老喜欢讲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

    再穷不能穷教育,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乱政。

    “那你鼓噪废除卫校是何居心?”朱祁钰的语气里已经带有愤怒了,他认真的品了品,这奏疏的最后一句话,有愿就学者,听于附近学校肄业,依例科贡。

    在卫儒学堂学的什么?

    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六科,每初一、十五要去骑马,每三五天去射箭,每天写五百个字,还要读九章算术,偶尔还要学下声乐。

    若是到了府州县学,那学什么?

    经史子集、律、诏、礼、仪。

    山外九州正在推行农庄法,内署印的俗字本、小说、算术,都是有卫学教授军中子弟,然后军中子弟趁着农闲之时,教导卫所普通百姓。

    农庄法为何要假托军卫法去推行?

    因为百姓们认可卫所,因为朱祁钰推行农庄法,就必须借助军卫法的种种制度。

    百姓农闲的时候,也可以到卫所儒学去旁听。

    李宾言愣愣的说道:“臣没什么居心啊,这不是惯例吗?天下卫学繁多冗员,清汰卫学,三五合一啊,陛下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:“你这哪里是要合卫所儒学?分明是借着名头,要阻挠农庄法的推行!”

    “大汉将军何在?廷杖三十!”

    卢忠带着两个大汉将军将李宾言拖了出去,卢忠的眼神里颇为同情,他能不知道李宾言,只不过是按着过往的惯例,在合并卫所儒学吗?

    军卫法的败坏,是系统性的败坏,是教育、土地、人丁的全方位败坏。

    李宾言按惯例做事,这都新朝雅政了,还不能领会上意,你不挨打,谁挨打?

    而且还挑中了大同左右的八卫卫所,那是陛下在山外九州推行农庄法的地方,你这个时候,办这种事,不是讨打吗?

    “陛下,臣冤枉啊,臣就是依着惯例行事,臣冤枉啊!陛下!”李宾言惊恐无比的喊道。

    他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了,自己到底错在哪里!

    其实,李宾言还没闹明白,他要是不冤枉,就不是这一顿打,能了结的了。

    李宾言挨了打,慢慢走回了朝堂里,很疼,但是纠仪官在殿上,他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。

    此时的大明朝的廷杖,那是衣服里带着垫子,以羞辱为主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有本启奏。”御史顾耀站了出来,俯首说道:“臣以为京师之战,实乃大明之功,陛下王恕并用,对军卒多有厚待,但是臣以为陛下事事垂询于少保,恐有非议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看着顾耀,来了精神。

    他坐直了身子说道:“朕上次申斥都察院,一共有三件事,你跟朕说说都是哪三件事。”

    顾耀眨了眨眼,俯首说道:“陛下臣乃御史,有风宪之职,此乃科道本职,大臣jian邪、小人构党、作威福乱政者劾;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;上书陈言乃是臣子本分。”

    朱祁钰摇头说道:“朕问你什么朕当初申斥都察院,都申斥了哪三件事!你跟朕扯什么科道风宪之职!”

    “朕问你,朕,当初申斥了什么!你跟朕说说,朕,当初申斥了什么!”

    顾耀当然不太记得了,当时陈镒倒了霉,他太兴奋了,也只记得陈镒倒霉的事儿了。

    朱祁钰深吸一口气说道:“朕来告诉你,第一件事,就是不要私自稽首跪拜礼,第二件事,就是不要违反宵禁命令,五城兵马司管不住你们,朕管得住。第三件事,才是之前总宪之选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天天嚷嚷什么君父乃是万民之表率,朕专门下旨申斥,你们只看到了总宪之位空悬,前两件事忘得一干二净!”

    “朕问你,你可有一点恭顺之心?来人,廷杖!”

    卢忠这次可不是幸灾乐祸了,他带着两个大汉将军,直接将顾耀拖了出去。

    这可是结结实实的廷杖,即便是垫着垫子,顾耀在上朝的时候,也只能被人抬着扔在了奉天殿内。

    “即刻罢黜顾耀一切官职,永不听用,三代之内,不得科举。”朱祁钰余怒未消,处罚的理由,并不是他弹劾于谦,而是自己专门圣旨申斥,顾耀胆敢不听。

    他天天等着杀鸡给猴看,这只鸡终于出现了。

    朱祁钰颇为平静的说道:“顾耀,可心有怨怼不忿之意?”

    于谦面色不忍,犹豫再三,还是站了出来,俯首说道:“陛下,风宪之职,乃是科道本职,上奏言事惹陛下震怒,廷杖与罢黜乃应有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罪不至死。”

    于谦已经察觉到了朱祁钰话里不对劲儿,以他的了解,罢黜、永不听用、三代不得科举,这还没算完。

    陛下这是…要杀人啊!

    这就是于谦,整个一老好人,一点权臣的觉悟都没有,被弹劾了,还替人求情。

    朱祁钰甩了甩袖子,看着朝臣,估计都在想,陛下好杀人。